有時候,在團隊合作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接受和給予讚賞,這不僅能帶來心理上的支持,還能讓工作氛圍更加和諧融洽。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即使你的工作表現出色,當同事讚賞你時,你卻感到尷尬,只能笑著說:「啊,這沒什麼,是份內事啦。」
如果接受同事的讚賞讓你感到不自在,不用擔心,我們可以慢慢學會如何接住這些好意。其實,除了學會接受讚賞,懂得主動讚賞別人也是一種美德!這不僅能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還能為團隊帶來更多正能量。
你有沒有試過被讚賞的時候不知所措,甚至下意識地說:「哪有啦,真的沒什麼。」其實,這種反應背後有心理學的解釋哦!心理學家Carl Rogers 提出了「自我理論」,他認為我們心中有兩個「自己」:一個是「現在的我」,另一個是「理想中的我」 (Rogers, 1959)。當這兩者越接近時,我們的自信心就越高;反之,差距越大時,就越容易懷疑自己。
因此,當你認為自己沒那麼好,但別人卻讚賞你的時候,就會產生「認知衝突」,讓你感到不安,甚至下意識地想否定別人的讚賞,因為這和你內心的自我認知不一致。
心理學家榮格 Carl Jung 說過:「當你未能意識到潛意識時,它會控制你的生活,而你卻稱之為命運。」這句話提醒我們,接受自己對讚賞的不自在是改變的第一步。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讓接受讚賞變得更自然呢?
首先,意識到對讚賞感到不自在,可能源於內心對自己的不自信。承認這一點並不可怕,相反,這是一種自我成長的表現哦!當你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就能更有意識地練習接受讚賞。
面對同事的讚賞,不需要過多解釋,只要真誠地說:「謝謝,你這麼說我真的很開心!」簡單而自然的回應,不僅讓對方感到被尊重,也讓自己更自在。
讚賞是一種雙向的能量交換。當你接受了別人的讚賞後,也可以試著說出你欣賞對方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回應對方的善意,還能讓團隊的氣氛更加融洽 (Buunk et al., 1993)。
學會接受讚賞後,也別忘了主動去讚賞別人!懂得如何給出真誠的讚賞,不僅能讓同事更有動力,也能讓自己成為團隊中備受喜愛的人哦!
如果對同事的表現無感,就不要勉強讚賞。與其說些場面話,不如細心觀察,找到值得讚賞的小細節。例如,一個嚴肅的同事可能讓人有壓力,但他的專業和負責精神卻是值得欣賞的地方。
模糊的讚賞不如具體來得有用。與其說「你今天很棒」,不如說:「你的報告結構清晰,特別是數據分析部分講得非常到位!」這樣的讚賞不僅更具真誠,也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努力被看見。
與其說「你真的很有天分」,不如聚焦於對方的努力:「我看得出你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很多心血,結果真的很出色。」這種讚賞能激勵對方繼續努力,也能營造出團隊的成長心態 (Dweck, 2006)。
想讓你的團隊更懂得如何讚賞與接受讚賞?試試 MindForest 吧!這款工具幫助提升團隊氣氛,讓你輕鬆打造充滿讚賞的職場文化:
幫助你表達具體的讚賞,讓每句話都直達人心。
提供實用建議,教你如何更自然地給予和接受讚賞。
反思和記錄你和同事的關係,助你營造更和諧的工作環境。
現在就下載 MindForest,讓讚賞成為你的職場秘密武器吧!
接受和給予讚賞是一種小技巧,卻能帶來大改變。下一次有人讚賞你,試著有自信地接受。同時,主動去讚賞別人吧!當正能量在團隊中流動,每個人都會變得更有凝聚力,也更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努力。準備好試試看了嗎?現在就開始,讓讚賞為你的工作日添上一抹色彩吧!
參考文獻
Buunk, B. P., Doosje, B. J., Jans, L. G. J. M., & Hopstaken, L. E. M. (1993). Perceived reciprocity, social support, and stress at work: The role of exchange and commun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4), 801–811.
Dweck, C. S.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Random House.
Rogers, C.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ed.) S. Koch,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Vol. 3: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and the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McGraw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