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富心理學:為何我們會討厭社會上比自己成功的人?從尼采到現代心理學的啟示
甚麼是「仇富」?一種潛藏於社會的防衛心態 你是否曾經在心中暗暗想過:「有錢人都很虛偽」? 或者當別人成功時,你第一個反應是:「他靠父幹吧。」 這種微妙而複雜的心態,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仇富」(resentment towards the rich)。 它並不單純是「嫉妒」,而是一種在社會比較中產生的道德防衛機制──當人感覺自己被剝奪權力與資源時,便會透過貶低成功者來維護內在的自尊(Feather, 1999)。
這是一個經典的問題,涉及了心理分析的核心概念——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ID、Ego和Superego。這三個部分構成了我們的心理結構,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並在我們的行為、思想和情感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1. ID(本我):
ID是我們最原始、最本能的一部分,存在於我們的無意識中。它從出生開始就存在,代表著我們所有的基本需求和欲望。ID追求的是即時的滿足,不考慮現實或道德的約束。弗洛伊德稱之為“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即ID總是尋求快樂、避免痛苦。
試想像一個嬰兒,當他餓了或不舒服時,他會馬上哭鬧,這就是ID在起作用。ID不會考慮到母親是否在睡覺、是否忙碌,它只知道自己餓了,需要立即得到滿足。隨著我們成長,ID的作用依然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們會有一些衝動的想法或行為,比如想要立即吃到甜食,或者憤怒時想要大喊大叫。
2. Ego(自我):
Ego是由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驅動的,它在現實世界中運作,是ID和Superego之間的調節者。Ego的作用是找到一種平衡,既能滿足ID的需求,又能考慮現實情況和社會規範。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理性的思考者和決策者,不斷在衝動和道德之間尋找平衡點。
舉個例子,當你在辦公室裡非常餓,ID可能會驅使你立即去找吃的。但是,Ego會告訴你,現在還有工作要完成,不能隨便離開。因此,Ego會幫助你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去吃午餐,同時也不會影響工作效率。Ego的存在使我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有效地運作,做出合適的決定。
3. Superego(超我):
Superego代表了我們內心的道德準則和理想,它是由父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所形成的。Superego始於孩童時期,隨著我們接受教育、社會規範和道德觀念而發展。它的作用是監督和評估我們的行為,使其符合社會和道德標準。
Superego可以被視為我們內心的“良心”,當我們做出違反道德或社會規範的行為時,Superego會引發內疚感和羞愧感。比如說,當你考試作弊後感到內疚,這就是Superego在起作用。它不僅僅是對我們行為的監督者,還提供了我們應該如何行事的理想標準。
總結來說,ID、Ego和Superego是我們心理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心理狀態。ID追求即時的快樂,Ego在現實中調節需求,而Superego則是我們的道德指南。
如果你對這些心理結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感興趣,可以考慮下載 MindForest,這個應用程式能幫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結構,並提供個性化的成長建議,助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衡。
探索實用的心理學貼士,立即應用到日常生活裡。由培養抗逆力、改善人際關係,到尋找工作平衡,我們的網誌分享心理學,陪伴你不斷成長。

甚麼是「仇富」?一種潛藏於社會的防衛心態 你是否曾經在心中暗暗想過:「有錢人都很虛偽」? 或者當別人成功時,你第一個反應是:「他靠父幹吧。」 這種微妙而複雜的心態,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仇富」(resentment towards the rich)。 它並不單純是「嫉妒」,而是一種在社會比較中產生的道德防衛機制──當人感覺自己被剝奪權力與資源時,便會透過貶低成功者來維護內在的自尊(Feather, 1999)。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理性、自控、堅強,但卻常常忘了——我們心裡其實還住著一個內在小孩。那個孩子也許曾被忽略、被誤解、被迫長大。所謂「療癒內在小孩」,不是一種玄學,而是一種深層的心理修復與自我覺察。

你有沒有發現,長大後的我們,常常不知不覺地重演原生家庭的劇本?也許你會在關係中變得過度敏感、害怕被拒絕;又或是無論多努力,都難以感覺被愛。這些情緒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來自我們最早學會「如何愛與被愛」的地方——原生家庭。心理學提醒我們:要真正了解現在的自己,就要先回到那個最初影響我們情緒與信念的地方。
下載 MindForest,將知識應用於生活當中。ForestMind AI 夥伴會為你提供度身訂造的支持,見證你的每一步成長,助你發揮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