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感到生活非常乏味,明明知道應該振作起來去嘗試新事物,卻總是提不起勁,缺乏生產力。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如排山倒海般湧來,我們總覺得難以應對,對每一件事務都感到無力。透過本文,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學知識,以幫助你提升生產力並有效地面對生活上的挑戰。
首先,要提升生產力,關鍵在於下定決心去行動。心理學家Chip Heath與Dan Heath曾說過一句名言:「What looks like resistance is often a lack of clarity。」(Heath, & Heath, 2011, p.17) 這句話意味著,很多看似阻力的事情,其實源於我們未能將事情定義得夠明確。
如果想要完成某件事,我們需要將目標定義得非常清楚。這是提升生產力的第一個關鍵步驟。例如,如果你決定要開始加強體能訓練,僅僅告訴自己「我要健身」是不夠的。你必須為自己設定具體的目標,比如每天跑步二十分鐘、做五十個伏地挺身。這樣的具體目標才能有效提升你的生產力。否則,你可能被人類懶惰的本性影響,只跑了兩圈就想回家休息了。
我有一個習慣——當工作量特別重的時候,我回到公司後不會立即開始工作,而是會先花大約五至十分鐘的時間,用iPad簡單地列出當天需要完成的任務。清晰的待辦清單可以幫助我更好地分配各任務之間的時間。這不僅能讓我避免一頭扎進某個任務而忽略其他任務,還有助於減輕心理壓力,保持生產力(Masicampo & Baumeister, 2011)。當你將那些看似困難的任務寫下來,清楚地梳理出你需要完成的事項時,會發現自己的心理負擔顯著降低。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生產力,還能使你在繁忙中保持冷靜的頭腦。
如果你決心要做某事,運用社會壓力是提升生產力的有效策略。《影響力》這本書中提到,最能讓人「Say Yes」的心理因素是一致性和承諾 (Cialdini, 2008)。當我們做出承諾之後,通常會有一個強烈的動機來將自己的行為與自我形象維持一致。因此,如果你想推動自己去完成某些事情,不妨向朋友公開宣布你的目標,或者告訴同事你計劃在某個時間完成某項任務。你會發現,一旦你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它就會成為推動你達成目標的一股力量。
擁有持久的動力對於實現長遠目標非常重要。我們如何得到長久的動力呢?一個有效的方法是設定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並想像達成這個目標後的具體成果。你需要思考,一旦你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例如,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五年後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你不僅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願景,還要為實現這個願景規劃具體的行動步驟,從而使得整個過程更加明確和可行 (Blankert & Hamstra, 2017)。這個策略可以助你保持生產力,不斷前進,直到達成最終目標。
當你已經擁有一個清晰的藍圖,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動力呢?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稱為「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Morera & Budescu, 1998)。這個方法是將一個大目標細分成幾個小目標,逐步進行。
這技巧的原理其實來自於心理學上的一個模型——象與騎象人(elephant and rider model)。在這個模型中,大象象徵我們情感的一面,而騎象人則代表理性的自我。許多時候,即使理性的我們知道某個目標值得追求,但感性的我們卻因為害怕失敗和懶惰而退縮。當面對一個龐大的目標時,我們很可能會感到畏懼。因此,我們可以將大目標分解成幾個容易達成的小目標,逐步提升自己的生產力。
在追求夢想時,實現短期目標和維持長期動力是非常重要的。MindForest 為你提供個人化的 AI 指導,助你設定目標、管理任務、並為未來整理生活藍圖。以下是 MindForest 的主要功能:
1)目標設定:MindForest通過分析你的對話來幫助你定立明確目標,提升生產力。
2)任務清單:內置AI將目標細分成具體可行的步驟,把繁重的工作變得簡單易行,助你保持生產力。
3)靈感日記:MindForest讓你能夠透過洞察日誌清楚描繪出你未來的生活藍圖,令你不忘初心。
MindForest AI 陪伴你打造一條成功之路,過程中不僅助你提升生產力,還為你提供長久的動力。
下載 MindForest,提升生產力,塑造你夢寐以求的生活。
References
Blankert, T., & Hamstra, M. R. (2017). Imagining Success: Multiple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magery.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9(1), 60–67. https://doi.org/10.1080/01973533.2016.1255947
Cialdini, R. B. (2008). Influence (5th ed.). Pearson.
Heath, C., & Heath, D. (2011). Switch. Random House Business Books.
Masicampo, E. J., & Baumeister, R. F. (2011). Consider it done! Plan making can eliminate the cognitive effects of unfulfille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4), 667–683. https://doi.org/10.1037/a0024192
Morera, O. F., & Budescu, D. V. (1998). A 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ivide and Conquer" Principle i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75(3), 187–206. https://doi.org/10.1006/obhd.1998.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