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1, 2025
Personality

18 − 29歲,成年初顯期必經的 7 道門檻:從迷惘掙扎到找到人生意義

Natalie Hui
Psychology Specialist

小王子說:「這些星星閃閃發亮,是不是為了讓每個人將來有一天都能重新找到自己的星球?」

對於正處於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的年輕人而言,這句話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他們內心的掙扎與渴望。在這個人生旅程中,每顆星星象徵著一次挑戰、一次失敗和一次成長的機會。就像航海者在光影斑斕的夜空下尋找航路,成年初顯期的我們,也在無數的迷茫與試錯中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星球 —— 那片承載著夢想、價值和歸屬感的心靈家園。

成年初顯期:身份探索的獨特過渡期

成年初顯期是心理學家約翰·阿內特(Jeffrey Arnett)於2000年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一段介於青春期結束與成為完全成年人之間的過渡階段,通常涉及18至25歲(或依不同文化延伸至29歲左右)年輕人的獨特心理與社會發展狀態。

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已經脫離了青少年的模糊期,但尚未擁有固定的成人身份角色。他們往往不把自己完全當成年人,處於一種「半成人、半青少年」的狀態,對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卻也伴隨著不穩定感與迷茫。成年初顯期的核心特徵在於身份的探索與自我認同的形成,主要透過在愛情、事業、價值觀等方面的嘗試和選擇,逐漸確定自己的生活方向。

1. 航行起點 — 成年初顯期的迷霧、掙扎與挑戰

踏入成年初顯期,隨之而來的是深刻的迷惘與不安,常感疲憊不堪。這是一段如同航海般的過程,年輕人需在波濤洶湧中尋求自我身份的確立與人生方向。心理學家阿內特(Arnett, 2018)指出,這段時期充滿「身份探索」(identity exploration),年輕人嘗試在愛情、職業、價值觀等多面向的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種過渡期常伴隨「不穩定感」(instability)、強烈的自我關注(self-focus)與「介於青少年與成人間的感受」(feeling in-between),均是心理成長的重要標誌(Arnett, 2000)。

身份探索與不穩定是成年初顯期的核心

挫折、焦慮與孤獨感時常襲來,讓人不禁質疑:「我到底是誰?」「我該往哪裡去?」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掙扎在成年初顯期十分普遍且正常,身份混淆反而是一種必經的心路歷程,有助於塑造更成熟穩固的自我(Mitchell et al., 2021)。換言之,這代表你正站在人生成長的門檻上,準備展翅高飛。

2. 尋找燈塔 — 成年初顯期間人生意義與內在動力的覺醒

選擇在適合的海洋航行,你最大的盟友是那座指引方向的「人生意義」燈塔。心理學先驅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從極端困境中發現:無論外境多麼艱困,個人始終擁有「選擇態度」的自由。人生意義不在於身處何地,而在於你對生活的態度和使命感(Frankl, 1946)。

成年初顯期是尋找內在動力和目標的關鍵時刻,幫助年輕人活出獨特光芒。弗蘭克爾的話值得反覆咀嚼:「當一切被奪走,唯有選擇態度的自由永遠屬於你。」從每場挫敗、失落與嘗試中,重新點燃自我光芒,開啟自我實現之路。這份意義不必宏大,但卻真實、深刻,是專屬於你的存在價值。

3. 航行里數 — 成年初顯期需要多元經驗、選擇來尋找自我

成年初顯期的自由與多元選擇,伴隨著複雜決策和焦慮,比如學業、職業與感情關係等。選項越多,壓力與不安也越大,這是探索自我必經的過程,但很容易導致迷失(Christian Smith, 2024)。

這段人生充滿冒險與試錯,年輕人可能多次調整學習和職業方向,或改變人際關係,豐富的經歷為後續穩定成人身份奠定基礎。成年初顯期不是短暫跨越的階段,而是需要時間與空間的探索,每人轉換的節奏與方式皆有差異。

因現代教育年限延長和婚姻年齡推遲,成年初顯期時間拉長,讓年輕人能更自由認識自己與世界,也面臨更多心理挑戰。這段時間積累的經驗將塑造其未來成熟的個人身份與社會角色。


4. 走錯、繞遠的路 — 試錯空間是成年初顯期的寶貴資產

成年初顯期猶如漂浮於浪濤間,轉換學業、辭職、更換伴侶等挑戰就在所難免。每一次跌倒和挫折都是塑造成熟穩固自我的浪花(Mitchell et al., 2021)。

青春期後的探索非線性,年輕人往往多次調整方向,包括轉學、換份工作或改變感情。這些試錯促進日後成熟,塑造更堅韌的心靈。

成年初顯期是充滿張力的過渡階段,既是自我發現的黃金期,也是挫折與學習的關鍵階段,幫助年輕人從模糊青少年蛻變成有獨立意識與責任感的成年人。

5. 握緊舵盤 — 航行方向、目標設定與心理韌性塑造

在洶湧的海面上穩定航行,須有堅定的舵——清晰的目標。心理學研究指出,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並靈活調整步伐,能在迷霧中找到方向,穩步前行,同時鍛鍊心理韌性(Hill et al., 2011)。

面對環境與人生諸多不確定,心理韌性是關鍵。養成接受挫折與不完美的態度,有助把困難轉化為成長機會,提升幸福感。

迷霧籠罩的海面上,目標如舵盤能為你指引方向。成年初顯期若能持續調整符合內心價值的目標,將顯著增強幸福感與心理韌性。目標無需宏大,一個小小的行動計劃,亦可推動你前行。

6. 結伴而行 — 旅程中尋找同伴,互相支持不可或缺

在波濤洶湧的航道上,夥伴陪伴使旅途更有光彩。家人、朋友與專業心理支持,如同燈塔一般,照亮前方路途,助你堅持不迷失(Smith, 2024)。

有支持系統同樣重要——朋友、家人以及心理諮商專業皆是你航行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當你願意將挫折視為成長養分,懷著期待前行,就會發現成年初顯期的掙扎只是昇華的過程,是蛻變成長的關鍵。

7. 繼續航行 — 持續成長,勇敢擁抱不確定的未來

年輕人面對愈來愈多選擇與不確定,這帶來自由,同時也繁生焦慮。選擇越多,壓力越大;探索時間越長,迷茫越深。學業、事業、感情乃至人生意義,如多張未攤開的星圖,需耐心描繪。

每次跌倒與低谷,都是星光閃爍的時刻,為了使你在未來夜晚更明亮、更堅定。成年初顯期沒有標準答案,航行也不總是一帆風順,但你已擁有破浪勇氣。

接受不完美,尊重成長節奏,讓「尋找人生意義」的航燈照亮前路。這段歲月中,不只是記錄迷惘,更寫下如何逐步找到自己的答案:不論是愛、夢想、責任或奉獻。你將從掙扎中蛻變,成為掌握方向的真正航海者,活出生命的深度與光彩。

結語

成年初顯期是尋找自我的旅程,是你生命中最獨特的詩篇。找尋與迷失同屬旅程的一部分,磨難與探索構成你擁有自己星球的肥沃土壤。

當你終於找到那顆星球,你的光芒不僅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即使前路風浪不斷,請記得,那些閃爍星星是引你歸航的燈塔,勇敢前行。每道星光皆蘊含你未來無限可能,等待你去發現、守護與綻放。

一生漫長,願大家都能找到心之所向。

探索 MindForest App:立即開始你的心理成長之旅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迷惘的成年初顯期,MindForest App 為你帶來基於心理學的AI對話,幫助你理解自我身份與人生方向,逐步找到屬於你的意義與目標。現在就下載,展開你的心靈探索。

下載MindForest App,展開心理學AI對話

🌿 ForestMind AI:你專屬的心理教練

當你面對身份迷惘,ForestMind AI 會隨時傾聽你的掙扎與困惑,依據你的情緒給出暖心建議。幫助你理清心理需求,逐步理解內在價值。

🪞 靈感故事:記錄你的成長足跡

透過書寫,重新梳理心路,重拾自信與內在力量,讓自我意識更清晰,建立更自由的生活態度。

🧠 心理測評:洞察自我狀態

透過心理測評,你能更清楚解讀你的情緒與行為模式,培養心理韌性。

現在就下載 MindForest,開始練習:面對掙扎、釋放遺憾,溫柔地愛自己。

參考文獻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5), 469–480.

Arnett, J. J. (2018). 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nkl, V. E. (1946).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eacon Press.

Hill, P. L., et al. (2011). Changes in goal setting during emerging and young adulthood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8(3), 141-148.

Mitchell, L. L., et al. (2021). Implications of identity resolution in emerging adulthood for later psychosocial outcom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7(3), 398–412.

You May Like🗞️

盲盒熱潮背後的心理學:為何拉布布 (Labubu)等泡泡瑪特(Pop-Mart)玩偶會讓成人如此著迷?

Read More
Personality

18 − 29歲,成年初顯期必經的 7 道門檻:從迷惘掙扎到找到人生意義

Read More

二手時尚(Thrifting)Gen Z 文化標誌?4方面以心理學看年輕人的消費新趨勢

Read More
Relationship

過客:那些短暫卻讓我們成長的人,你也遇過嗎?

Read More
Relationship

錯過一個人、一段關係:心理學5個方法教你放下遺憾

Read More
Relationship

表白心理學 :勇敢說出口的5個技巧,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是成長的開始

Read More
Contact us

info@mindforest.ai

4F, Chinachem Johnston Plaza
178 Johnston Road
Wan Chai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