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是一種現代心理治療方法,源自於行為療法的進階發展,特別強調心理靈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的重要性。ACT的核心概念,正如Fernández et al. (2020)所指出,是基於關聯框架理論(Relational Frame Theory, RFT),並以功能性情境主義(Functional Contextualism)為哲學基礎。簡單來說,ACT的目標不是消滅負面情緒或思想,而是幫助人們學會與這些情緒共存,並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動。
舉個例子,想像你正處於一段痛苦的關係中,內心充滿焦慮和不安。傳統的心理治療可能會教你如何擺脫這些負面情緒,而ACT則會引導你去接納這種焦慮,並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你在這段關係中所重視的價值(例如:信任、尊重),並以此為行動指南。這種方法不僅能減少情緒對你的控制,還能夠讓你的行為更加符合你的核心價值觀。
ACT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全面性和實用性。Hayes et al. (2004) 指出,ACT的核心目標是增加心理靈活性,從而改善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心理靈活性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和焦慮,還能提升我們在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中的表現。
例如,一位長期受焦慮症困擾的患者在接受了ACT治療後,學會了接納自己的焦慮,而不是試圖逃避或壓抑它。這讓她能夠在焦慮出現時,仍然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並與家人保持良好的溝通。這種改變不僅提升了她的心理健康,也讓她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ACT的核心歷程包括六個部分:正念(Mindfulness)、接納(Acceptance)、認知解離(Cognitive Defusion)、自我即背景(Self-as-Context)、價值觀(Values)和承諾行動(Committed Action)。正如Blackledge & Barnes-Holmes (2009) 所強調,這些歷程相互關聯,共同作用於提升心理靈活性。
以正念為例,正念不僅是一種冥想練習,更是一種面對當下的態度。通過正念,我們能夠更加專注於當前的任務,而不是被過去或未來的焦慮所困擾。同樣,認知解離則教導我們如何將自己與負面思想分離,從而減少這些思想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要將ACT的理論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不妨從以下幾個實用技巧開始:首先,練習正念。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專注於自己的呼吸或身體感受,這不僅能幫助你放鬆,還能提升你的專注力。其次,學會接納負面情緒。當焦慮或恐懼出現時,試著不去抵抗,而是接納它們的存在,並學會與之共存。
最後,設定價值觀目標。問問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最重視的是什麼?是創造力、家人關係,還是個人成長?根據這些價值觀,設定具體的行動目標,並努力去實現它們。
雖然ACT的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行練習,但在面對嚴重的心理問題時,尋求專業治療師的幫助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合格的ACT治療師不僅能夠提供專業的指導,還能根據你的個人情況,設計出適合你的治療計劃。
在選擇治療師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是專業資質,確保治療師受過ACT的專業培訓;其次是人際溝通能力,一位良好的治療師應該能夠與你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最後是治療計劃的靈活性,好的治療計劃應該能夠根據你的進展進行調整。
參考資料:
Fernández, T., Ruiz, F. J., et al. (2020).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in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Article 98084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980848
Hayes, S. C., Strosahl, K. D., & Wilson, K. G. (2004).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Behavior Change. Guilford Press.
Blackledge, J. T., & Barnes-Holmes, D. (2009). Core Processes in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 Hayes et al.,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